12月8日,2019年第十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12月8日-9日在北京召开。德龙集团董事长丁立国出席并演讲。
丁立国表示,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“存量整合”,“因为基本上供需平衡了”。他强调,去产能一定是市场化的,而不是说政府决策。“我们的行业很怪,去产能提了好几年,越去越多,因为不是市场化”。
“中央提去产能,地方屁股决定脑袋,从西边搬东边,越去越多,因为不是市场化因素”,丁立国表示,只有行业整合才能调结构,才能提高集中度,让钢铁行业有合理的利润,也让很多人放下不切合实际的钢铁梦,让真正有钢铁梦的人可以做下去。
以下为演讲实录:
丁立国:谢谢中国企业家杂志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各位分享。其实我是不善于讲的。
我们在做一件事情,2019年大家都在对未来没有信心,普遍都感觉很焦虑的情况下,当然我们还在路上。为什么不想讲?混改这件事情,我们已经进去十个月了,但是还没有完全终结,但是振红老师说,借这个机会跟在座的去分享一下你的整个历程。刚才陈龙讲的很多都是宏观的,我们是一家传统的钢铁企业,走过了28年,到今天我们自己公司还在增长,都做了哪些事情?可能这个故事跟做传统行业的人有一些共鸣,这也是我今天跟各位汇报的一个初衷。
我1970年出生,到今年已经在这个行业混了27、28年了,我创业的时候,整个中国钢铁工业才5千万吨。1996年我们达到1亿吨。2002年是2亿吨,今年已经到了10亿吨。整个40年改革开放,我们赶上了这二十几年,整个行业的变化都分享了,才成就今天的我们。
所以,我们无论多大的成就,都离不开这个时代,应该感恩这个时代。到今天我们还依然在路上,没有放弃。并且更加专注地只做这一件事情。当然过程当中面临很多诱惑,多元化像地产,还有一些投资。
这些年下来我们一直做减法,就是做钢铁,所有人甚至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这么一个行业。我经常讲“一件事、一辈子、一直做、一定成”。
今天这个故事主要是讲渤钢混改的过程,但同时为什么我们能有这个机会?今天这儿可以分享一下德龙走的历程,大概是五个内容。
混改,刚才主持人讲的一大堆数字,那是真实的。我们去面对天津市最大的国有企业(渤海钢铁),它过去曾是世界500强,天津市有两家世界500强,一个是渤海钢铁,一个是天物,但都没有熬过2014、2015年这个行业最困难的时间阶段,到今天都在混改。
我做这件事情也是压力很大,行业给我的反对声音,包括经济界的(反对声音),今天上午好多分论坛的好多朋友也都反对,当然,最反对的是我家里人,尤其是我妈妈。我经常说,可能最关心你痛处的就是你妈妈,因为你妈妈不希望你永远站在霓红灯上,站在讲台上,她特别关心的是你儿子的身体,她并不关心你有多大成就、拥有多少财富。我每次跟我妈妈吃早餐的时候,因为晚餐、中餐可能都没有时间,总是唠叨“别干了,差不多得了。
1月16号,我们签约,签字的哥们儿是新天钢的法人,他压力大到什么程度?那一天他都在办公室练字,他叫阚永海,写了一桌子,因为他知道晚上要由他代表签字。他说“老板,签完了1800亿咱们就得认了,就得背上这个事”。那天晚上就在天津的五大道的一个小房子里,草草地就签了。
这个事一个是压力,还有我认为这是一个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很重要的一个机遇,不只是对德龙。陈龙老师讲面对2020年三驾马车,包括这些消费技术,我相信传统行业很重的因素可能是你未来要面临重组,面临收购,或者是你自己变成整合者。
发展的需要,为什么是我们?整个参与过程中有国有企业,有宝钢、河钢、首钢、鞍钢,还有一些民营企业,我们经过历时三年的谈判,之所以政府把这么一个复杂的国企交给我们,我相信是我们20多年沉淀下来的。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实力最强,也不是影响最大,但我们是最倾注全力的。
德龙的现状。我们的指标是最好的之一,同时我们也是非常注重环保的。因为这个行业面临两个问题,就是充分竞争,有国有企业。今天民营企业的比例已经占到65%,充分竞争,最终看的是能不能盈利,盈利多少,能不能决定你走得更远。
第二,环保的压力。我们把一间生产型的钢厂做成AAAA级景区。环保达标超低排放,这是一个基本功。我们每一间工厂在主干道上都有一句话,“用行动见证理念,用生命体验今天”,因为今天是一个充分不断有更多激励人心的故事,谁去践行?我是希望我们努力践行这些先进和榜样的力量。
|